English

《冷眼向洋》修订版序言

2007-09-07 12:07:00 来源:博览群书 资中筠 陈乐民  我有话说

本书于2000年5月三联书店初版(2001年重印一次),迄今已有六年,现即将再版。本书是对二十世纪的回顾和总结,不是编年史,但毕竟事隔多年,世事多变,作者自己的认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所以还是各自对所撰写部分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订。修订的原则仍不脱离二十世纪的框架,涉及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新发展,主

要是从是否对原书的结论有所改变出发,重点不是分析当前局势,新的事态如不造成本质上的变化,一般不予详评。原书分上下两卷已经比较厚,修订之后字数更有所增加,因此根据出版社的意见,为方便读者计,在体例上做了改动:将原书的四部作为单独的四册,总称《冷眼向洋书系》,四册的排序不变,可分可合,视读者的需要。统领全书的原“总绪论”附于每一分册,以有助于各主题的贯通和关照。

新版修订的内容和作者的考虑分述如下:

第一册美国是各部中修改补充最多的,当然与美国本身“多事”有关,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国认识的新发展:

1.对历史叙述最大的变动是,原版把小罗斯福“新政”作为最主要的转折,然后向前追叙老罗斯福到威尔逊的改革;新版把转折放在二十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改革,为“进步主义”专设一章,全面论述推动这一变革的各种因素、改革的内容及其深远影响。作者认为奠定美国二十世纪进程的基调的是进步主义运动,而且有诸多普世意义,而这一点,我国的美国研究界注意得不多。

另外,关于欧洲的思潮和经验对美国的影响,新版做了较多的补充,特别是关于它对进步主义改革的影响。这里修正了一个通常的观念:美国自南北战争以后发展迅速,把欧洲甩在后面,不需要再向欧洲学习。事实上,这一学习至少延续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对“进步”的衡量标准。欧美互动的历史突出地表明,生产力发达和物质丰富决不是衡量进步的唯一标准,而一个更重要的尺标是“人道主义进程”。

2.在结构上,初版把“自下而上的批判”与“自上而下的改革”分章叙述,后来有读者指出,美国政府与公众不是上下的关系,这两章的题目本身就带有中国色彩。作者接受了这一意见,所以2001年的第二版中将这两章的题目分别改为“公众的社会批判”与“政府的渐进改革”。这次的新版则进一步把这几章的结构拆解重排,把每个时期的社会运动与政府的改革政策结合在一起,按时序分章,这样能更清楚地表现出政府政策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同时有关内容也更加充实。

3.原书“基金会――独特的中介力量”一章仍保留,但内容有所压缩,因为作者另有关于美国公益基金会的专著(初版2003年名《散财之道》,重版2005年名《财富的归宿》),为节省篇幅,此处对具体事例多加删节,但对这一事物的意义和认识有所补充。

4.最后加一章“9.11之后”,理由不言自明。这一时期的事态和美国的对策举世瞩目,是中外评论的热点。本书在此时重版,不能置之不理。“新保守主义”也是当前的“显学”。初版已经对七十年代兴起的这一思潮的来源作过叙述,新版这一章进一步对其新的发展、与小布什政府政策的关系,以及作为其对立面的另一派力量的制衡作用,做了自己的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是:美国政治钟摆是否还能向中间回摆?当前的态势是否意味着美国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足以改变本书原来的立论的主线?作者仍然认为,美国国内的变化只是量变,一个世纪以来起作用的因素依然有生命力,尚未看到质的变化。美国对外政策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新保”的理念一意孤行,在现实面前会有所收敛。美国固然危机重重,但预言其衰落仍论据不足,至于美国或兴或衰对世界的祸福,则仍在未定之秋。这些都未改变原书的结论。

第二册欧洲:“总绪论”中已经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二十世纪后半叶,欧洲主要是两“化”,即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边缘化”和欧洲诸主权民族国家之走向“一体化”。

这次新版中,这“两化”的思路没有变动。然而由于欧洲具有久远的历史文化传统,只谈“今天”,完全不讲“昨天”,则这“两化”的含义显得突然,缺乏历史文化上的联系。另外,有些现实问题不能不涉及历史。所以本次重版增加了两方面的内容:

1.在欧洲部分的“概论”中增写了一节“欧洲历史的遗产”。

2.有关德国问题的章节中增加了德意志民族主义及其与纳粹主义的关系,以及德意志民族的深刻反省等内容。这是因为提出本书重版时适逢纪念二战结束六十周年之际,德国何以会产生希特勒的老问题重又以更为深广的视角提出,几乎进行了全球的反思。另外对于日本当局种种对侵略战争不肯认罪的表现,人们也经常与德国政治家的态度作对比。所以增加这一内容,作为德意志民族问题的专题研究实属必要。

第三册俄罗斯的修订主要在一头一尾。

首先是对俄罗斯文明的描述?作者认为?这是观察俄国现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诚如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毕格林顿博士所言:在某种程度上,从人文角度对俄罗斯的观察,要比政治学、经济学这样一些带有计算性质的学科更具有穿透力。作者在修订中对俄罗斯文明的形成的历史背景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主要增加了关于十二~十五世纪蒙古鞑靼占领时期和十九世纪的思想交锋这两节。特别是对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化思想取向作了描述,试图进一步证明俄罗斯文化处于东西方文明结合部的缘由,以及这一状态对于迄今为止的俄国历史的重大影响。修订本删去了原第一章中一些过于冗长的叙述,对于原有的各节内容都进行了调整,力图表达得更为确切。

对于如何从文明冲突与交融的新的角度去观察俄国十月革命,原来是这一部分的一个重点,修订本对原稿也重新作了梳理,使之脉络更加明晰。

另一个修订重点在苏联解体之后。作者吸收了近年来中外论者对于叶利钦时代改革的新的评价,根据自己的判断对这一节也作了重新审定?特别是增加了“叶利钦辞职”一节,算是对这一段的总结。

最后,增加了一整章(第十章)论述“普京的治国之道”。虽然,这一章的内容已经跨越世纪,但由于普京现象与叶利钦时期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并且对于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俄罗斯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可能也是读者比较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也择要做了描述与分析。

第四册国际政治修改较少。作者主要的补充是插入了一些思潮及其代表人物。主要有:

1.在第二章关于冷战后的世界这一节,在论述地球村和普遍性文明形成的叙述中,增加了对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和合法性理念的简单介绍,因为作者认为,通过哈贝马斯的学说,可以较好地解决地球村的理念中内在的困境和种种悖论。

2.在第三章有关全球化对二十世纪国际政治的影响中,增加了对美国新保守主义理念的介绍。如前所述,第一册关于美国部分已对“新保”有详细介绍,但由于美国在全球的独特地位,“新保”也可视为美国应对全球化冲击的一种行为理念,对全球不可能不产生影响,因此,作者认为,从全球的视角出发,在这部分中也有必要对这一思潮有所关照。

3.在第三章插入了存在主义、反全球化运动和绿色政治、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作者认为以上诸多理论对当今全球化进程中,物质丰沛和道德迷茫之间的张力、增长的极限、发展不平衡与普世正义价值和基本人权之间的矛盾、科学主义和文化哲学之间的悖论,等等,提供了区别于传统自由主义的另一种解释,另一种视角,因此有必要提到这些名字,尽管没有展开,只是作为一种提示。

除此之外,关于第四章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初版问世后,曾有论者认为如此突出中东地区和伊斯兰问题,专设一章详细论述,似乎在全局中有些比例失衡。但是在恐怖主义盛行、中东局势成为最多事的热点的今天,这一章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而喻了。虽然本章讲的是二十世纪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但是二十一世纪初的国际政治和外交困境,都是二十世纪国际政治的延伸,通过历史惯性表现出来,更有说服力地证明本章中的一些基本认识。关于中东局势和阿拉伯世界在二十一世纪出现的新的国际政治和外交问题、伊拉克战争、伊朗核危机和黎以冲突、黎巴嫩真主党问题等,新版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主要说明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背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游戏规则。

毋庸赘言,新版对语言的规范、译名的统一,以及旧版中的大小错讹都尽可能做了修正。还有一项重要的增补是书后索引和专有名词的中外文对照。这样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方便。

我们的初衷是想以比较活泼的形式总结作者在各自领域中的心得,稍稍脱离学院型的学术著作范式。所设想的蓝本,往高里说,如英、美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布尔斯廷以及施莱辛格后期的的一些著作,叙事流畅,信手拈来,不加注释;往通俗里说,略似在我国影响较大的《光荣与梦想》一类。总之是想避免那种旁征博引,注释繁多的体例。不过此书的性质是分析性的,几个作者又都习惯于写学术性著作,不是记者出身,所以很快排除了《光荣与梦想》类型,而要达到上述名家那种融会贯通皆存乎心的境界,学养又不逮,没有那份自信,于是仍规定直接引语和重要数据注明出处,并附参考书目。结果是,如严格以学术著作来要求,不完全中规中矩,特别是各部分所列有限的参考书目远不能反映有关领域的现有成果;而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又嫌偏于学术性,严肃有余,趣味性不足。我们本意是想雅俗共赏,看来不一定能如愿。

如此宏大的题目何从下手,如何选材,是颇费思量的。势必不可能面面俱到。国际关系史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就是由一次大战确定的世界格局只有下一次大战才会有重大的改变。我们原来也作如是想。资中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战后美国外交史》的长篇“绪论”(单独发表时题为“二十世纪后半叶国际舞台上的美国”)中的结论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雅尔塔格局还会继续下去。其根据就是不会发生美苏直接卷入的大战。然而墨迹未干,在没有发生大战的情况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格局就此成为历史。这不能不引人深思,必须修改传统的成见。这一历史现象使我们认识到国家内部变迁的重要性。既然国际关系反映了各国间的力量对比,那么决定各国力量的,主要是内因而不是外因。我们试图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视野,选定美、欧、俄三大块作为人类二十世纪发展的典型和文明体系来对待,研究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并深究其所以然,作初步尝试,避免陷入已经议论很多的科技、经济、军力、等等姑称之为“硬件”的叙述,着眼于政治思潮和人文的、精神的层面,即人的智慧和力量的表现,并尽量从“特殊”中找出一般规律。更简单的概括,就是探讨苏联何以衰,美国何以兴,俄罗斯向何处去,以及欧洲在二战后“两化”的特点。还有从二十世纪国际发展总体趋势中看全球化及其悖论。

初版问世后收到不少鼓励,读者反映认为角度比较新颖,从中得到启发;也有不满足之处。听到的较多的质疑是为什么没有包括日本?也还有人提出印度、东南亚的崛起等等。这些问题多半还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提出的。本书不是包罗万象的二十世纪世界史,只是探讨对二十世纪历史走向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体系和发展模式,那么选定这三大块是题中之义。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是不重要,但不能左右世事的走向。以日本为例,军国主义崛起和侵略活动的确给亚洲带来了很大的灾难,二战后的经济起飞又引人注目,但是它对全局的影响与欧、美、俄不可同日语。何况战后日本的崛起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美国大力扶植的结果,归根结底还是附属于这两大体系的消长。

从读者的反馈来看,似乎注意力多集中在美国部分。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国人普遍对外部世界关注点的畸轻畸重。美国当然有其特殊重要性,但是,涉及本书的主题,欧、俄对二十世纪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影响二十世纪发展的各种重要“主义”都发源于欧洲十九世纪,或者更早:这也是在欧洲分册中增此一节“欧洲历史的遗产”的原因。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各种派别的改良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都在二十世纪的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二十世纪欧洲还出现了肆虐一时的法西斯主义。今天被统称为“后现代”的各种理论也还是发源于欧洲。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研究。何况,就二十世纪的现实历史而言,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欧洲;战后,作为各独立国家走向联合的模式,欧洲又有了新的创造。至于俄国的十月革命和苏联东欧的剧变,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在外交和政经操作层面,也许以美国为重点有其必要性,但对于了解一个世纪的历史走向来说,只关注美国是绝对不够的。

不少读者问起书名的用意,这里略作解释:“冷眼”的意思不作“横眉冷对”解,而是相反,是冷静地、理性地观察外部客观世界,摆脱恩怨情结和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以及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把二十世纪已经发生的既成事实作为科学研究的客体,作冷静的观察和剖析,强调一个“冷”字。至于客观形势对我国以及世界是祸是福,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应,那是另外的问题,每个读者都可掩卷深思,得出自己的看法。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论是由于世界各国相互依赖日深,日益休戚相关,矛盾冲突不断,还是由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实际关系已经今非昔比,中国人对外的心态都应该有所变化,也就是应该多一份自信,在奋发图强中更加反躬求诸己。对强于己者,认真探究其所长,即使不能“拿来”,至少可以举一反三,有所启示;对他人失败的经验教训也应采取同样冷静的态度从中获益。“启示录”者,此之谓也。

(《冷眼向洋――20世纪风云启示录》修订版,资中筠主编,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